找到相关内容3094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王船山的天道观

    惟有郛郭者,则旁有质而中无实,谓之空洞可矣,宇宙其如是哉!宇宙者,积而成乎久大者也。二气絪缊,知能,故成乎久大。”(《内篇》,12/420)宇宙,即时空离二气之絪缊变化,时空并非如容器一般独立...。”(《内篇》,12/404)“大匠之巧,莫有见其巧者也。无感之兴,莫有见其兴者也。‘明发不寐,有怀二人’,寻过去也。‘视于无形,听于无声’,豫未来也。其过去未来之心,则有亲而能事,况天下之亹亹者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692086.html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作女历千遍,带角披毛历万端。向此生生净土,投胎一错悔时难!”   珍宝饮食男女衣服等,是此世界之业缘,能使众生贪恋,难断尘缘,使自己拔开,实在是人生的枷锁,因此应对贪爱之境作苦具想、脓血想、...弟子要求,将此笔记集录成书,与大众结缘。老法师一向慕名利,韬光养晦,无意出书。此次乃因缘发起,诚为众生之福也。法师行文简朴,于切要处,更老婆心切,重复其语,使生警戒心。盖修行大事,心必生尊重,决不可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上)

    25 成功的探讨-一念之间   观念26 成功的观念-   观念27 成功的抉择-能能得   观念28 成功的观点-学会放下   观念29 成功的领悟-无有得失   观念30 成功...三言“走入生命的桃花园”。   三卷共六十个观念,取一甲子,圆满之义;就是“自己快乐,别人高兴,一   切自在。”   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学则殆。”只有学习,而透过思考,此学问无法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292392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五)

    八万四千随形好,一一好中,复有八万四千光明,一一光明,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,摄取。」   ⑩《阿弥陀经》:「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号阿弥陀。……彼佛何故号阿弥陀?舍利弗,彼...随时为名。若如实得诸法性、相者,一切义论所不能破,名为如。如其法相,非心力所作也。诸菩萨利根者,推求诸法如相,何故如是寂灭之相,可取不可,即知诸法如相,性自尔故。如地坚性,水湿性、火热性、风动性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4.html
  •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

    观音菩萨塑像的手中,心中祝告:“若我二人能往生净土,愿杨枝7日萎”。到第8天,果然更加鲜翠。二人非常庆欣,昼夜观佛、念佛。经过5个月时间,二人在观想念佛中,觉得身临净土宝地,见观音、势至二菩萨,...且发愿往生其国者,临寿终时,阿閦佛即念其人,令得所愿。佛经中说,此土众生与菩萨皆乐寂寞观行,往来治生贩卖,无天魔娆害,无精进或懈怠者,无受戒或破五逆者。   在东方还有一个著名的净土,就是药师佛的...

    文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593661.html
  • 从《楞伽经》看佛教的语言文字观

    《楞伽经》卷四中,佛陀使用“以指指物”来作譬喻:“大慧,善男子善女人应摄受随说计著。真实者,离文字故。大慧,如为愚夫以指指物,愚夫观指,不得实义。如是愚夫随言说指,摄受计著至竟,终不能得离言说指...仁者依行,自得度世。”慧可以此传授门徒。慧可的门徒们游行村落,入都邑,行头陀行。他们主张“专唯念慧,不在话言”,实行以“忘言、忘念、无得正观”为宗旨的禅法,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派别,被称为“楞伽师”,发展...

    李恕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593692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

    驯良,自知出入,日常念佛及观音菩萨圣号,从未间断。一日忽被老鹰掠去,飞在空中还是念佛。八哥鸟虽是异类,但能尽此报身,生死之际,念佛,为什么我们人还不如鸟呢? 二十五奇冤鬼受戒 民国四年(岁次...报父母劬劳之恩。清光绪八年(岁次壬午四十三岁)七月初一日由浙江普陀法华庵起香,三步一拜,当时附香者,有遍真、秋凝、山遐、觉乘四位禅人。渡海后,每日行路多,中间曾停湖州、苏州、常州等处,四人都中途退转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3994651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

      后世禅宗继承发展了六祖惠能奠定的人世修行、即世间求解脱的修行原则。例如神会就不止一次地指出:“若在世间即有佛,若无世间即无佛。”“不动意念而超彼岸,生死而证泥洹。”大珠慧海也一再强调“非...苦海中永远解脱出来,对现实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则基本上采取了一种否定的态度。但中国佛学却形成了一种面向社会人生、关注人和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,具有一种人世求解脱的现实主义品格,“出世离人世”、“人世以求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09604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

    修行目标上超越世俗道德伦理层面,追求心灵的解脱:“性含万法是大,万法尽是自性。见一切人及非人,恶之与善,恶法善法,尽皆,不可染著,由(当作犹)如虚空,名之为大。”即突出了...邪淫、妄语、饮酒)、“十善”(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、贪欲、瞠恚、邪见)成为这一时期佛教戒律的基本内容。大乘佛教以自利利他、普度众生为目标,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196049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弟子规讲解 第四课

    二的境界。三年过后,他前往印度南方利益众生,后来肉身前往地下,进入吉祥之门。直到现在,他还住在非人之处饶益他们。这是多罗那他亲口所述。   因此,不管在汉地,还是藏地、印度,都强调以三年追思父母...种?出家人的孝,与世间人的孝有何不同?   16、父母生病的时候,你能不能做到“亲有疾,药先尝,昼夜侍,离床”?   17、在古代,父母去世后,子女应以什么方式表达哀悼?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弟子规|孝道|弟子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20591396606.html